濕度

作為一篇雜記,今天來聊聊環境濕度對於菌瓶的影響。以往對於菌瓶飼養日大幼蟲的紀錄與文章多著重在溫度上的控制,然而相同空間中,菌瓶受到幼蟲啃食後重新走菌的程度卻不太相同。

根據經驗,菌瓶在經由幼蟲啃食或製作隧道後能夠重新走菌並發展出明顯的菌絲的話,通常這樣的條件下幼蟲的成長幅度肯定不會太差,這個觀點與前幾天看到出自蟲友Jack的文章內容不謀而合。Jack指出,幼蟲居食過程中幼蟲會將糞便附著在食材壁上,並藉由共生菌作用加速分解菌塊,然而這個現象鮮少出現在較乾的菌瓶中,不排除是因為空調在循環過程中降低了環境濕度導致菌瓶內的水分因為溫差的關係被一併帶走,而且菌絲長不回來,幼蟲找不到適口性的食材也會增加暴走的可能。

為了探索更深的理論,在查閱菇類栽培原理的相關文章後,發現菌絲在封閉的瓶中的成長與環境濕度是有連帶作用的,在此引述文章內文:

「濕度是另外一個影響出菇的重要因子,在野外通常要下雨過後才比較容易發現菇類的蹤跡,因此出菇期間濕度是不能少的,但是在前期菌絲培養的階段,加濕較無必要性,這是因為菇類培養在太空包或是塑膠PP瓶中,等於是半密閉的系統內,與外界接觸較少,此時如果濕度太高(85~90%),容易導致棉花或牛皮紙潮濕,使原本空氣中的雜菌也容易生長,造成汙染。但如果濕度低於50%,則培養基質內的水分會容易蒸散至空氣中,因而降低栽培基質內的含水量。出菇階段則需要增加環境中的相對濕度,一般建議在85~90%之間,但會因為菇種的不同與生長時期不同而需調整不同的相對濕度,如果剛開始的相對濕度太低,則無法正常出菇,而發育過程如果濕度低於70%,菇體生長會遲緩,表面會因為水分蒸散出現鱗片或裂紋,若低於50%以下,已分化的菇蕾會死亡,若是高於95%,菇體表面的蒸散作用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因而影響到營養物質的傳送,不只菇體的發育會受阻,也容易導致病害的發生,因此出菇期間相對濕度的管理非常重要。」

目前觀察到的環境濕度約在59左右,距離目標70有很大的落差。接下來,如何控制環境濕度將是筆者重點研究的議題,目前也沒有其他較完善的解決方式,僅在蟲室放置水盆以利濕度的調節。筆者將持續觀察水盆是否對環境濕度能夠達到正向的改善,也會持續分享觀察到的結果。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2-23年 久留米日大-第二次換瓶紀錄《KUA22-1》

美型個體?